这里的目标客户群并不是那些所谓“高大上”们,而是体量最大的大众消费群体。在这里没有LV之类的奢侈品,这里的消费更面向大众,是“轻奢”的理念。而且在商户选择上充分结合宜家家居吸引的人群特点,打造符合“宜家”特色、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体验。比如开在这里的书店都以宜家家居的产品装饰,消费者可以随时购买。 而且,在进驻“荟聚”的400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中,不乏首次进入北京市场的品牌,这亦是吸引年轻、独特品味消费群体的重要筹码。例如GAP旗下的OLD NAVY,属于价位较GAP更亲民的品牌线。还有餐饮品牌“小爱”,这家来自苏州的热门餐饮连锁也是首次进入北京市场。 这一切背后是以宜家的吸引力,辅以宜家在选址、商户布局、商场设计上的配合。 宜家家居的“迷宫”式购物路线背后正是以优质资源调配客流,实现卖场无死角消费的经营思路,宜家也有意延伸这一思路。 GAP旗下的OLD NAVY在进入北京市场前,考虑的是北京核心地段的商场资源,但跟宜家接触以后,被其多维度“超区域型一站式购物中心”的模式打动,决定在北京五环的非核心地带迈出第一步。 与以往商户在购物中心店铺选址上的挑剔相比,入驻这里的商户都是根据宜家的规划安排选址。“荟聚”购物中心拥有四大主力商户宜家家居、欧尚(专题阅读)超市、苏宁电器及金逸影院,其中宜家家居位于一端,欧尚、苏宁和金逸影院联合位于另一端,此外还有地铁入口、购物中心入口分别构成4个点,然后将其余的商户按照规划穿插其中。 通过平衡资源和客流,荟聚意在把商业“运营”起来,而非依靠商家单打独斗实现价值。包括许多已经北京市场布局成熟的品牌,在入驻过程中也根本没有在位置选择上犯难。商户租约全部都在三年以上,七八年的也不在少数。 欧尚超市与宜家在国内签了三个项目,无锡,北京,和武汉。同为国外的家族企业,二者之前在国外有过多次合作。 欧尚华北区发展经理高飞告诉记者,宜家做购物中心的理念完全延续了欧洲的购物中心,大量的停车位,足够的共享空间。“目前的经营还不错,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大,尤其是到了周末,基本上附近的居民都会过来消费。”她说。 西红门荟聚所处的位置过去曾是一块垃圾堆放场地,平地起高楼于宜家来说并非难事,真正的难题在于,逆势入场的它如何能将一片废弃之地打造成“流淌着蜂蜜和牛奶的国度”。 目前宜家在中国已确定3个项目,除已经开业的无锡和北京项目外,武汉购物中心将在年内面世。宜家方面告诉记者,未来在上海北京将共建设五到六家购物中心。 换主 2009年英特宜家购物中心进入中国的时候,丁晖身上的任务是“100亿元3家购物中心”。西红门荟聚,加上半年前已经开业的无锡荟聚,他的任务马上就要完成,只是站在背后的主人已变了模样。 西红门荟聚开业前两天的12月17日,宜家集团发布公告,该集团将从英特宜家集团(Inter IKEA Group)购买英特宜家购物中心集团(IICG)剩余51%的股权,形成全新的宜家购物中心集团(IKEA Centres),并全资拥有之,而英特宜家集团则由此退出购物中心业务。 此项交易在2014年12月31日完成。两家独立估价公司参与了交易过程。 宜家集团表示,购物中心是宜家家居的重要支撑,也是一项长期投资。这项交易将会将宜家集团在俄罗斯的14座购物中心和英特宜家购物中心集团在欧洲和中国的31座购物中心整合进一个公司。未来所有的购物中心都将由宜家家居作为主力店。 宜家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Agnefjall表示,将购物中心业务与零售业务组合到一块,为集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来提供全新的购物体验。 宜家购物中心集团将在11个国家拥有共45个购物中心,总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每年客流超4亿人。所建购物中心将继续在不同品牌下运作,如俄罗斯的MEGA,和中国的LIVAT(荟聚)。原英特宜家总裁John Tegnér出任新购物中心集团的CEO。 John Tegnér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并时有两点考虑,一个是从宜家集团来看,做购物中心投资会有比较好的财务回报。同时,购物中心能够更好地去支持宜家家居的业务发展,带来更大客流和销售。另外,从采购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节省成本。 宜家集团2014年的完整营收数据没有发布,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数据会和去年一样显示增长。2013年该集团营收超出预期,总量达到285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