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7月14日讯】(汽车产经网 文佳君)最近的汽车市场和后市场,看似平静,内里却暗潮涌动。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15年6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4.6%,风险进一步增加;不少厂家推出官方优惠,价格一再下探,新车销售无利甚至亏损;惊人的汽车保有量,让售后服务占经销商利润达50%。可随着互联网公司迅速进入售后的8000亿市场,4S售后的客户流失也越来越严重。 两厢一对比,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是主机厂,你该怎么办?看起来最直观的解决方案是:发展4S之外的新模式直接介入后市场,分一杯羹。此前宝马已经建成若干快修点默默试点,最近传闻大众、东风日产等也将很快在中国建能修万国车的快修连锁,这是要变天的节奏啊。 主机厂建快修连锁会给后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动?4S店是否一定会死?创业互联网公司又将何去何从?众说纷纭,没有结论。我认为,从历史角度探讨,讲讲后市场各种模式的前世今生,或许能为市场带来些许启发。 统购统销和大卖场催生的全新模式 如果我们走进中国的汽车销售历史,会发现,最早期的汽车销售还是计划经济的模式。国家对车企提出生产任务,完成后国家全部收购,再将汽车分销到各个地区。 统购统销模式显然不适合行业发展。90年代中期,北辰集团投资开办有形的汽车大卖场——亚运村汽车市场,由私人商家在此卖车,卖场经营方负责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有人这样形容当年的亚市:消费者走进卖场,各路卖家用尽浑身解数,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招徕进店,然后销售人员会给你几张车型照片,看中哪个就把型号抄下来,再有卖家带去仓库提车。卖家众多难免鱼龙混杂,有时车型还会搞错,笑话层出不穷。再加上卖家的管理全靠自觉,售后服务更无从谈起。 用户只能去综合汽修厂修车,当年还没有成型的汽修连锁概念,综合汽修厂也是粗放的管理和汽修模式,和主机厂之间罕有沟通,只能对常见问题做常规修理。一些当时的新款车型,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和零配件,维修起来相当困难,消费者的体验非常糟。 这种市场环境,催生了全新的销售、售后综合服务模式:4S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