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业态与居民需求错位 北京商报记者对当地社区居民进行了社区商业满意度调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居民中,有40%的居民对社区的商业服务表示“满意”或者“一般”,而有60%的居民对社区的商业服务并不满意。 学生和白领是五道口的主要消费客群,高校附近的商业美食街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商业组成,虽然商户与居民区距离很近,但社区居民并不是他们的目标消费群。 从调查数据来看,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的居民,每月在社区周边消费2500-5000元;年龄超过50岁的居民,每月在社区周边的消费在2500元以下,在高消费的“宇宙中心”,因消费年龄与项目定位不匹配而造成了消费脱节。 据西郊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居住在成府路周边社区的居民有大量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五道口时,有居民称,社区周边养老院、老年饭桌等设施很缺乏。 整个成府路沿街的门店,餐饮店占据80%,其次是服装零售店面。此外,五道口购物中心的餐饮业态可达三成,东源大厦的餐饮占到90%以上,个人平均消费在100元左右。在五道口地区,实体商户上千家,但大多并非瞄准社区居民客群。 一位王庄路小区的居民则表示,社区的老年人较多,很少外出闲逛,“外面餐厅的饭不适合老年人食用”。 而运动健身方面,在成府路附近,仅在清华同方大厦内成立了健身房,但与居民小区相距较远,单次收费约20元,办理长期运动须交费数千元。社区居民都希望社区内能多添加一些娱乐健身设备,以满足简单的健身需求。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五道口以学生、白领为主要消费群体,社区商业较缺乏,有增加的必要。 小商贩聚集欠规范 随着五道口地区商业发达、居住人口增加,该地区房价飞涨,五道口地区的部分小区房价已达到10万元/平方米,均价逼近8万元/平方米,相较于刚建成时的房价已经上涨了数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从王庄路小区、东王庄小区、西王庄社区步行到距离最近的大型菜市场,用时超过半个小时,这对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西王庄社区居民日常买菜多数在小区内完成,很多菜商会在傍晚时来到社区摆摊销售蔬菜,居民反映,“虽然方便,但小区内显得有些混乱”。 王庄路内有一家极受欢迎的理发店,收费15元起,是其他店铺网络团购价格的1/3左右,小区内老年人经常光顾。北京商报记者来到这家理发店发现,门店约20平方米,老板娘亲自上阵为客人剪发,整个过程约15分钟。 而在西郊社区的高楼之中,还有一片搭着塑料遮阳棚的平房,据社区居民透露,这里开着小型理发店,住着个人家政服务人员,经营小菜店,平时多是小区的老年人才会消费买单。另一位社区居民表示,这片平房的留存时间超过十年。 此外,在东王庄小区内,有一片简易搭建的约80平方米的平房区,开设了食品店和家电制冷维修店,全部由个体户经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时发现,这里通往室内的电线,被胶带简陋地粘贴在外墙上。在下午2时前后,这里的食品店和维修店几乎全部关门,停止营业,记者尝试拨打玻璃窗上张贴的手机号码,均未接通。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多次来到五道口,在成府路北侧社区周围没有找到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较为“罕见”的便利店都集中建设在五道口附近写字楼的底商。而替代便利店存在的是老式的早餐摊,制作及销售全部在室外进行。社区里的超市、小卖店很多都是夫妻经营,营业面积在20-50平方米之间,商品多为日化、食品及少量品类的果蔬。 老龄社区的触网尴尬 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尤其在火爆的商业区,但社区服务O2O在五道口社区的应用发展仍显滞后。社区是人们停留时间较长的场所,更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联系。 成府路的店铺都是热闹的场景,每个餐饮店的外卖送餐车都有3-4辆,外卖小哥都急匆匆地拿到餐品加速开往下一个站点,但社区里的外卖车流量并不多。更多的外卖车都送往五道口东部的大学区以及南北两侧的写字楼方向。 大量的白领、科技人员在五道口就业,熟练、频繁地通过互联网使用外卖订餐、水果送货上门服务。相比之下,老年居民触网仍有一定难度。在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的社区商业调查问卷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居民经常使用上门服务,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外卖送货上门、超市送货上门以及上门收废品服务;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居民则偶尔使用上门收废品和上门家电维修等服务,多采用电话联系。 对此,海淀区商务委宣传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商务委暂时没有提出对五道口地区相关商业调整的计划。相关资料显示,海淀区商务委也专门进行过社区商业区的试点。但以五道口的现状来看,“社区商业中心”的打造计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标题:五道口:高校商业压倒社区需求)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