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净雅方面就曾表示正在积极寻找投资方,拟以物业、人员和管理入股,成立新公司来清偿拖欠各方的资金。但一位餐饮业投资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坦言,从净雅各地频频曝光的负面消息来看,拖欠的资金恐怕不是一个小数字。就目前的净雅而言,其人员和管理方面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远远不及辉煌时期在地段较好的位置积累的房产物业。“目前餐饮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想要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和服务水平,完全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实现。”在他看来,在新公司中保留净雅的元素,给其股权,专门培养一个团队,要比直接买断复杂和拖沓得多。“资源入股对净雅来讲是好路子,但在实际投资中,打包出售或许能够更快地解决问题。” 2015年,净雅首次公开确认将关店止损,但此后净雅关店一发不可收拾,用张桂君的话来说,现在一年至少关10家店,到目前净雅门店所剩无几。在高端餐饮遇冷而净雅转舵不及时之后,净雅也曾尝试过转型措施,在各店内部开设火锅店,用大众业态补缺,希望通过多业态组合、多模式发展、多资本运作、多品牌经营来扭转颓势。净雅还曾经计划通过收购团膳企业,涉足地铁餐饮项目,并投资购买了大批餐车。彼时消息是,北京首批30个营业站点即将投入运营,年内达到200个营业站点。根据此次披露的信息,项目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015年初,净雅高级副总裁张栋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净雅将会陆续关停部分亏损店面,倚重自持物业,注重餐饮后台产品研发,重点发展线上业务。然而,净雅重金打造的线上业务同样宣告失败。▲ (原标题:频关店止损 净雅获帮扶谋重生)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