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买单”的文化在欧美非常普遍,这种文化在小费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自然,欧美消费者也更愿意为建材超市所提供的统一销售、统一售后的服务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在中国,消费观念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上一个时代”的影子,呈现出明显的价格导向的特征,至少在十几年前,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并没有准备好为“服务”这一附加价值买单。纵使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正在经历转变,但这种转变也很难在一朝一夕间完成。 中外差异极大的消费观念,是“舶来”建材超市和电器超市败走中国的罪魁祸首,也几乎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的商业模式在当时的中国难以走通。 海外零售商进入中国时,往往都在谈“消费者教育”,但它只可能通过这样的路径实现:提供顾客想要的东西,将他们吸引,通过良好的体验和成果来给他们良性反馈,从而促成认知上的更新。如果无法提供顾客想要的,所谓的消费者教育就会注定沦为一句空谈。而时间也一直在证明,那些面对中国过于傲慢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将会难以存活。 将时钟拨回当下,零售的战场永远有故事在上演。 进入中国一周后,Costco开业前三天售价1498的飞天茅台没有了,水井坊的特价酒卖完了,原本卖919的五粮液也调价了,而消费者已经在排队退会员卡。Costco中国的高光时刻,似乎只维持了一个星期。 曾经,全球零售巨子们是本土企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整个行业仰望的高峰,它们进入中国的瞬间无不是光鲜无比。但事实证明,更大的挑战永远在那个高光时刻过去之后。进入中国,意味着它们不仅要面对同行间的竞争,更需要经历自身认知的刷新,以及自身角色的重建。对任何外企而言,这都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此前经验的全新挑战,因为想要真正通透的理解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重新审视这种“中国式败退”,试想一下,如果5年后,全球零售巨头卷土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原标题:“苦熬”之后 全球零售巨头面临中国式败退) 责编:小美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