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产能淘汰 去年年中,一份“意见”的落地,引发了制药行业少有的大震动。“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凡是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并列入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的化药仿制药须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这意味着,到2018年底,中国市场上将消失大量曾经耳熟能详的药物,一些实力较差的药企也将被淘汰出局。”岳锋表示。 上一次,整个医药界的低端产能淘汰发生在2015年。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认证检查,在当时清理了一批小、散、乱的药品生产企业,也让行业整合升级迹象开始显现。随着一致性评价的落地,医药行业低端产能的整合也进一步加剧。 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认为,中国药企和外资药企虽然升级转型的起点不同、角度不同,但最终会殊途同归。5-10年后,外资药企的优势不再完全压制中国药企,到时中国药企在竞争能力、研发能力、仿制药营销能力、全球市场份额获取等方面都会获得非常大的成功。但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中国药企会被淘汰。 接轨国际 尽管对于大多数药企来说,在去年全行业的政策集中发力下,日子不都太好过。但大浪淘沙过后,依然有部分创新型药企实现了迈向国际市场的目标。 总部位于江苏的恒瑞医药,目前已有7个制剂产品分别进入美国、欧洲、日本主流市场。同样实现药企“走出去”战略的还有复星医药和绿叶制药。通过运用资本的力量,复星医药在去年通过控股子公司出资不超过12.61亿美元收购印度企业Gland Pharma约86.08%的股权;绿叶制药则与瑞士Acino公司签约,以2.45亿欧元购买其旗下透皮释药系统和植入剂业务。 史立臣认为,未来药企的发展,一方面要做好实业经营,通过扎实有效的经营手段从实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更顺畅的资金流,为资本运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资本运作,采用并购、投资、上市、参股等多种形式从市场上、从医药行业内获取更多的资源反哺实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原标题:内资药企迎政策大年 如何立足风口考验其智慧)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