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直社北京7月5日电】(时代周报 胡秀)“中国很多的所谓著名品牌,起来的速度很快,像火箭发射一样;下来的速度同样快,像流星陨落一样。‘挣快钱’的企业家不太可能花一百年的时间做一个好的品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一百年后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当谈到中国制造并不等于中国创造、并不等于中国名牌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如是说。 而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品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美国《商业周刊》每年都会公布全球百强品牌排行榜,但遗憾的是,中国品牌无一上榜。中国为什么不能摆脱“大国寡品”的尴尬处境?中国企业要怎样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发出“中国最强音”? 6月30日,在“隆力奇特约之2013时代周报第四届诺奖得主中国行-常熟站”的论坛上,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埃尔文·罗斯,隆力奇董事长、总裁徐之伟,隆力奇副总裁邱锦云、隆力奇副总裁徐晓平、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蒲勇健、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知名营销战略专家李光斗、朵云轩集团董事长张晓敏等人,就“民族品牌的国际化”这一主题展开对话。 企业急功近利难成大器 “早年我们去国外时,喜欢带一些纪念品回来,当时觉得很稀奇;而现在,在国外想找到一个不是中国制造、不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几乎找不到。”朵云轩集团董事长张晓敏说。但事实上,在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布全球的同时,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却并不高。以苹果产品为例,据华泰联合证券对苹果利润的研究报告,每一部iPhone手机,苹果公司可以获得58.5%的利润,而中国劳动力成本只占了1.8%;在iPad平板电脑的利润分配中,中国企业占比仅为2%。 “建筑物总是会不断老化,变得脆弱不堪,机器总是会磨损,人总是会死。唯有品牌会一直生存下去。”英国联合饼干集团首席执行官Hector Laing曾这样表示。由此可见品牌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知名营销战略专家李光斗表示,中国品牌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方面,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品牌却并未得到全球的认同;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以不用中国品牌为豪。 当谈到中国制造并不等于中国创造、并不等于中国名牌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说:“中国很多的所谓著名品牌,起来的速度很快,像火箭发射一样;下来的速度同样快,像流星陨落一样。‘挣快钱’的企业家不太可能花一百年的时间做一个好的品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一百年后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品牌得到全球的认可。另外,让习惯于“挣快钱”的中国企业去做品牌,难度很大。虽然有些中国企业在赚钱后开始做品牌,但在钟伟看来,那其实不是做品牌,而是在做市场营销。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埃尔文·罗斯则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只是设备的制造商,只是把产品销售给经销商,与其他企业相比竞争力不足。未来,当中国制造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拿出质量信得过的产品时,中国的品牌将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然,这个过程不会短,中国企业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