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一线大牌的定制主要针对T台和红毯,把定制作为生意的Kiton为了增加效率、扩大生产的规模,逐渐将定制成衣化,开发半定制的方式。它的工序一般耗时25个小时左右。 这种半定制的方式与传统的Bespoke的区别在于它不单独制版,按照品牌现有的版型、面料和码数为基础,在肩膀、袖口等细节上为顾客做尺寸上的调整,在照顾到顾客穿着合身度的同时,也无需客人等待几个月的时间。 过去顾客每年需要等到Kiton意大利金牌裁缝到访中国时才能到店铺接受量身定制服务,通常金牌裁缝一年只例行来中国三次,每次在密集的15天时间里走遍北京、杭州、成都、太远等六个城市的店铺消化中国顾客的高级定制需求。 意识到这样的安排无法及时满足中国市场可能随时随地出现的定制需求,Kiton在去年提出了将定制“日常化”的概念,这也意味着,随着中国市场的壮大,不仅意大利总部需要派专业人士常驻中国,Kiton还需要在本土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因为这一概念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技术力量的配置。 除此之外,Kiton也在开发更多的休闲成衣产品来维系日常的销售。目前Kiton定制业务占中国销售额的近四成,而在正装的销售中,70%都来自定制。 每年依然有着双位数增长的ISAIA也已经决定,在第一年派洋裁缝常驻中国市场之余,伴随往后在更多一线城市开店的扩张计划,品牌要在内地和香港寻找更多优秀的裁缝师傅将他们送往意大利培训,以此来建立一支能更灵活应对中国日益增加的定制需求的技术队伍。 为捕捉定制在中国的新机会,更有甚者干脆将定制工厂设在了中国,法国高跟鞋定制品牌Kesslord就是如此。这个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十分小众的品牌此前只在巴黎自己开设的两家店铺和老佛爷百货以及比利时的Inno百货旗下有售。 在进入中国市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Kesslord一半的收入已经来自高跟鞋定制,并且销售呈现出以定制为主的趋势。预先考虑到一人一鞋模、成本、耗时都较高的高跟鞋高级定制无法同时保证数量和质量,Kesslord在中国市场主打“时尚定制”。 这种定制不会为每位顾客单独制作鞋模再反复试穿反复修改,而是在既有鞋模上,每隔半码设有四个不同的脚型宽度,顾客量脚试穿相应码数的不同宽度后,根据顾客的陈述、反馈再作出细微的调整,最后再依靠3D搭配软件和与技师的沟通,顾客完成对鞋子的皮料、颜色等元素的挑选、搭配。 事实上,工时很长、一人一版的全手工西装定制也早已无法满足这些品牌挖掘新兴市场、实行全球化扩张带来的订单,因为它人工效率低、无法形成规模化的流水线,所以生产量也就非常少,价格亦极其昂贵。 一位在定制业从事多年的高管对我坦言,这些品牌大多已采用手工与机器化结合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品牌可实现在20多个小时内完成一套定制西装的生产,所谓的手工制作大都也就是保留在领口和肩部的缝制,因为这些部位的高水平手工缝制才能彰显高端西装的个性、将舒适度与美观度完美结合在一起。 在他眼里,高水平的技师、高品质的材料配合个性化的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定制的内涵,即舒适的个性化服装,而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脑运算速度的不断提升,在定制领域,最终机械会取代人工,然而原产量有限的高品质面料供应始终是一个制约。 于是越来越多的高端品牌加入了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争夺。除此之外,面对尽管还在冉冉升起的中国定制市场,ISAIA、Kesslord们还要为如何争夺更多中国顾客好好思考一番,毕竟对于这些过去虽然个性化服务水平较高但也拘泥、习惯了小规模的新进入者而言,市场拓展能力不足也是它们实实在在的弱点。▲ (原标题:中国有钱人的时尚新需求)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