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8月25日讯】近日,“冰桶挑战”很火,据搜索引擎介绍,它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三个朋友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因比尔▪盖茨等名人的参与,迅速烧到国内,渐成蔓延之势。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关注与研究它的人肯定不少。这两天,我负责的红网团队——互动评论中心除了在QQ工作群讨论外,中心主任唐震还在内部论坛开了个讨论帖《冰桶挑战——互联网病毒式营销的教科书》,这个活动策划虽然就几句话,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名称: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目的:活动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 方式: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邀请其他三个朋友来参与这一活动。 细则: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 再仔细分析,方案符合所有的传播规律,值得大家学习。 1、中性,公益目的,不会产生利益纠葛,造成传播屏障; 2、参与方式简单,有趣,参与本身就是关注点; 3、内建传播机制,自由选择三个下线,并且是强关系传播; 4、维持关注度,名人传播名人,有新闻点和传播点; 5、初期由名人带动,提高了前期活动的规格,由上而下传播,容易引起仿效; 6、方式简单容易复制,接受度高; 7、名人示范,趣味性强,围观者众,每个节点都是关注点; 8、物质利益支出小,参与者容易接受; 9、参与活动能得到很高的社会认可; 10、有备选传播方式,不自淋可以公开捐款,也是宣传。 当然,优秀的活动策划也可能会产生次生问题,比如: 1、演出性太强,后期可能演变成参与者的宣传活动,活动本身的目的减弱; 2、活动容易复制,但难产生第一次这样的传播效果,一次新鲜,多次就是老套和恶心; 3、季节性强,天越冷越难维系; 4、容易造成了审美疲劳; 5、涉嫌道德绑架; 6、可能造成社会分层,形成“冰桶名人秀圈”与“冰桶屌丝围观圈”,甚至出现“围城”困境。 我想,这个活动策划,今后可能会成为传播学与营销学的经典案例,会有很多的专业分析文章出来。我无意评判活动的正义性,但看完相关信息后,总感觉是“传销”策略在慈善领域的运用,无论其目的多高尚,都似乎是一种“道德传销”。 传销的经济学原理就是出卖信任资源,将亲情与友情都卖了,自己发财。“冰桶挑战”也是一样,只是捞取的不是钱财物,而是“道德积分”与“自我满足感”。传销的洗脑方式是,不断地告诉你不仅自己能发财,你还能带领身边的人一起发财。“冰桶挑战”也是如此,不断地告诉你有多少名人参加了,你不仅自己在参与慈善,还带动了身边的人参与慈善;你不仅自己的道德高尚了,还带动身边的人道德高尚了;不仅自己心灵得到了安慰与满足,还带给了其他人。 传销是用洗脑与暴力行为绑架人,不参与就可能得罪邀请你的亲人朋友,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参与就要退财或者卖掉亲情友情。“冰桶挑战”是用道德与舆论暴力来绑架人。不接受挑战,你就会受到有形或无形的道德与舆论压力,你的社会声誉与人格就可能受到贬损。接受挑战,就要捐100美元,或者自淋冰水,再传给三位亲人朋友。 传销不能无限的持续下去,当社会信任资源丧失殆尽,全社会都成了骗子,缺乏足够有财力的受骗对象,传销也就无以为继,阿尔巴利亚最后导致政府垮台与社会动荡,差点引发内战。“冰桶挑战”也一样,当“名人圈”传完,再往下传,最后传到身无分文、老弱病残这个圈子时,就无法玩下去了,因为既受不了那一桶冰水的淋浇,也拿不出100美元。更恐怖的是,与传销一样,其简单可复制性,可能被无节制的运用到各类公益慈善领域,最后出现普遍的社会“道德困境”。 还有很多与传销的营销策略及心理运用相似的地方,就不一一赘述了。至于这种“道德传销”是否涉嫌道德绑架,是不是“逼捐”,是不是与网络和手机短信上常见的“咒诅信”类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去判断。 不过,在中国什么事都可能变异,这个活动很可能会演变成若干中国式企业营销与道德消费,大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责任编辑:小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