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朋友圈“打假” 虽然小分子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毫无疗效,但是靠着卖保健品,老贾每月能赚到三四千元。妈妈看到了,也想加入保健品直销的队伍,加速买房进程。 为了让她悬崖勒马,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公开“吐槽”了家中长辈,说他们宁愿相信骗子也不相信子女。用词之激烈,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火药味。 没想到,我妈截了图,炫耀似的把这条朋友圈发了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她被子女管教的幸福感,并且真的没有加入这场“直销”。 这让我想到去年的天津静海传销案。当时的媒体报道中提到,骗子们对老年人非常耐心,试图让他们感受亲情般的温暖,以换取对老人们的巨大影响力。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凭什么骗子可以让长辈感受到温暖、可以占据父母的社交空间?我为什么不能占据主动? 从那时起,我比以前更注重在父母的朋友圈“打假”,隔三差五就转发一条关于保健品的辟谣帖,提醒长辈们防范风险。看到有科学依据的养生帖,我会群发给每一位我关心的长辈。我不想看着老人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被网络、被手机欺骗。他们购买各种理财产品、进行各种投资,一是出于对生活的焦虑,二是为了下一代生活得更加安逸。 今年春节之后,妈妈就56岁了,脸上的皱纹比过去更深,白发比过去更多。 但她仍把为我买房的事记在心里,还在“旅行青蛙”游戏里养了一只和我同名的青蛙“阳阳”。 妈妈说,“阳阳”很听话,出门旅行还会给她寄回明信片。 可我呢?我只顾着自己在大千世界前行,忘了在她需要的时候帮助她、照顾她,忘了在“雾里看花”的时代拉着她一起走。 小时候,电视机里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长大了,慢慢明白,走得到的地方是远方,回得去的地方是故乡。 离故乡越来越近,“年味儿”才越来越浓。故乡那层层叠叠的烟火、蜿蜒曲折的小路、熟悉的菜香,甚至偶起的几声犬吠,都是辞旧迎新的标配。我们离开故乡在外打拼,回乡的期待却不曾停歇。 2018年伊始,我们再一次凝望故乡。在那里,8年留学生度过了归乡后的第一个春节,大龄女人生下了二胎女儿,一个即将消失的村落拍下了一张全村福…… 我们试图呈现中国版图上不同风貌的故乡,从一个个故事里勾勒大变革时代的微观图景、寻找故乡给予新时代奋进者的给养。我们记录他们的故事,也是记录社会发展的印痕和力量。 (原标题:为了给我在省会买房,55岁母亲差点去做直销) 责任编辑:小宇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