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东南亚,实际上已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当时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控制权,一般都掌握在华侨手中,在东方和西方贸易的海路商运道上,航行的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远洋航船。在明朝船队支持下而崛起的马六甲(满剌加),地处东西方海上交通的要冲,控制着马六甲海峡。郑和下西洋期间,在这里设立了“官厂”,作为中途候风转航的交通中心站。巩珍《西洋番国志》云:“中国下西洋船以此为外府,立摆栅墙垣,设四门更鼓楼,内又立重城,盖造库藏完备。”“将各国诸色钱粮通行打点装封仓,停候五月中风信已顺,结舰回还。”这就为马六甲的海上贸易的发展加固了基础。当时马六甲的政府特设了一名官职叫沙班达尔,专由华商担任。其职务是联系和接待进出于马六甲的外国商船、船长、管理海上贸易。沙斑达尔的经营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当时贸易的盛衰。可见马六甲政府对于华商的器重和信任。 郑和下西洋以后,由于大量华侨涌入东南亚,并且受到东南亚土著居民的欢迎,华侨在当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发展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事业,促使了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商品非常喜爱。而这些商品,都是由华侨商人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从中国运过去的。华侨运往东南亚的商品,从王室所需的各种高档消费品,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所需的各种必需品,应有尽有。主要有丝绸、陶瓷、皮革、染料、木梳、雨伞、草席、家具、金银器皿、锡、铅、水银、铁锅、铜线、锡制品、蜂蜜、花生、烟叶、茶叶、小麦、菜油、龙眼、荔枝、西瓜、笔、墨、纸、书籍等等,包罗万象。这么多的商品,对东南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东南亚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华侨在东南亚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东南亚各地。从而提高了当地的社会生产力。福尔蔓《菲律宾群岛》云:“华侨工匠在菲律宾谋生过程中,除了自己的手工产品满足当地日常需要外,还把当时中国某些先进生产技术传授给菲律宾人。例如他们教会菲律宾人榨蔗制糖和炼铁的方法。”此外,华侨还把种植水稻、水果、茶叶等农业园艺方面的广泛知识传授给东南亚的土著人民,大大地促进了整个东南亚社会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