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已将触角伸到了电影产业的各个角落 事实上,早在今年暑期电影大战爆发之前,BAT在电影产业的暗战已昭然若揭。 从去年开始,百度除了加大对糯米电影的扶持之外,以“百度文学”为基础,通过“粉丝经济”和“泛娱乐化”概念,迅速向电影行业潜行;而其子公司爱奇艺更是以“爱奇艺影业”为依托,向电影内容方向挺进;参股星美及百度星美联名会员卡的推广,进一步完善了线下院线的布局和线下院线用户系统的对接。所有这一切显示,百度早已实现从内容到发行,线上线下形成完整打通的电影全产业链的布局。 在这一时期,另一巨头阿里并没有闲着。 阿里先是收购文化中国60%股份成立阿里影业,签下陈可辛、王家卫、周星驰等导演,挺进电影内容制作的决心不比传统电影公司弱;而美团网旗下的猫眼电影占据在线票务市场35.9%的份额,淘宝电影则从去年10月杀入,便分走了另外 5.74%的在线票务份额,其凶猛程度可见一斑。 腾讯虽然在去年9月以“腾讯电影+”为战略,以IP为核心挺进影视业务,但其拥有的海量用户群体及持股大众点评,以及微信电影票、QQ电影票、微影时代APP微票儿,覆盖3000多家影院票务,其线上票务潜力依然不可小觑。 但这并非全部,BAT对电影产业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百度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入口,而其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的技术积累更是其它公司难以望其项背:阿里拥有中国乃至于世界最强大的用户商业数据和中国消费数据,未来对电影产业的影响难以估量;腾讯更是拥有最为广泛的手机用户,这一切,将在未来彻底改变中国电影产业从内容制作、发行、传播、票务及线下院线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在BAT的推动下,中国电影的“互联网+”模式跃然纸上。 还记得美国电视剧《纸牌屋》吗?这部以互联网用户需求分析为基础的电视剧,不仅震惊了美国,而且震惊了世界,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绝对不会比对电视剧行业的小。 如果说好莱坞模式解决了如何按流程生产一部可以让一般观众“基本满意”的影片,那么接下来以互联网为主导的电影,将重新定义一部让观众“喜欢”电影的生产模式(艺术类电影除外)。至少我们现在可以预测的是,不管是百度还是阿里,通过其拥有的用户行业数据和消费习惯以及个人偏好,可以从内容制作开始,就进行以用户为导向的内容创作,至于发行、营销、票务及用户互动,则早已在中国电影行业成为了必然。 事实上,也正是BAT全面进入了电影产业,今年暑期档的电影整体票房表现令人意外,尽管《小时代4》和《道士下山》恶评如潮,但收获的票房依然说得过去。同样由BAT及互联网企业共同参与传播的《大圣归来》7天破3亿票房,另一部《捉妖记》则上映当天突破1.7亿的票房。在众人对国产片产生如此票房感到意外时,BAT已经掌握了左右市场票房的命脉,未来的电影市场将是由互联网主导的电影市场。 在线电影票务,BAT们厮杀的第一战场 今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大致有400亿元的市场容量,如果说BAT们看准的是这400亿的容量倒也未必,但电影产业带来的边际产品及收入,远远大于这一数据,这才可能是巨头们挺进电影市场的根本动力。、然而在电影产业链中,最容易主导未来和影响用户的正是看似无利可图的在线票务,谁拥有了电影产业的用户入口,谁将在未来的互联网电影领域拥有了直接的话语权。 这一场厮杀在所难免。 到今年年底,由互联网巨头主导电影票务乃至于发行的格局即将形成,然而接下来在线电影票务行业的战争将会异常惨烈。 虽然淘宝电影作为后入者,但一上手就拿同门猫眼电影对标,其目的异常清晰。接下来的战斗方式其实不用猜大家都清楚,滴滴快的补贴大战仍然让所有的小玩家心有余悸,但确实是大玩家迅速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快速有效的洗牌方式。而在这当口,钱紧的美团如何拿出巨额的补贴扶持猫眼前景愖忧,即使王兴再不情愿接受淘宝电影的资金,但在生死之间,可能没有太多选择,猫眼很难逃脱被淘宝收购的命运。 百度糯米电影和腾讯系的各个入口,都是用户海量的入口,绝无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不争夺这个400亿价值市场。事实上,百度糯米“718大放价”及入股星美,已经明确无误告诉行业,百度远比其它各家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