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稍微观察下就知道,所谓“夸大、虚假宣传”之所以屡禁不止,不就是因为它投消费者所好吗?几个消费者上当,可以说是“骗术高明”,一个群体都如此,说明那些“夸大的、虚假的宣传内容”其实就是消费者所要的东西,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一方面,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支撑,另一方面,就算是这点“地位”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心理所需。那怎么办?当然就得突破法律圈好的那点“地位”,毕竟需求就是市场,就是钱。所以,夸大、虚假宣传就不足为奇了,把药品偷偷加到保健食品中也是这么来的。保健食品乱象,还真的是厂家和消费者都脱不了干系。 如果说得再残酷点,当保健食品企业都守法了,就老老实实地告诉消费者“调节免疫”就是“调节免疫”,治不好老年人的风湿、便秘,也治不了年轻人的青春痘,情况会怎样?恐怕行业的产值要打一个折扣了。 保健食品行业先天不足的问题没有解决 往回说,药品和食品之间到底有没有空间,或者这个空间能否支持一个产品大类,一直是学术界对“保健食品”概念产生争执的源头。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修订之时,就有人大代表、学者建言取消“保健食品”的概念,虽然最后“保健食品”还是作为特殊食品获得了法律地位,但无疑也是在延续着这个监管上的巨大难题。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现在基层执法人员是在为立法人员背锅。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产品——多不管有没有保健食品批号,都会去宣传功效、疗效,而且消费者还信?这或许跟保健食品原料中采纳了大量“药食同源”的东西有关。但是,为什么“药”“食”两用的东西,做出来的产品不是“药”和“食”,而是“保健食品”?更不用说,“药”和“食”为什么又可以集于一身?“药品讲究剂量而食品不限制“剂量”,这种矛盾又是如何调和的?如此重要的问题,甚至都没有在公开场合认真讨论过。 这些矛盾的地方,其实在保健食品诞生的那天就已经存在了——当它还叫做滋补营养品时,我们可以回想下那些知名品牌,从最早面市的太阳神、娃哈哈,到后来的中华鳖精、延生护宝液、昂首一号,它们都是怎么出炉的?科学证据坚实吗?它们的声称都靠谱吗? 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认真反思过这个行业存在的“先天不足”问题。在上世纪80、90年代,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认知、经验问题,而今天仍然不面对,那是勇气问题。 可以举一个例子,如今通过生命科学研究以及先进的检测技术,已经明确知道冬虫夏草中不具备“虫草素”,但还是有很多厂商以“虫草素”为噱头宣传虫草的功效。而当媒体曝光这一问题时,行业内不是做检讨,而是在内部会议上,集中批评那位把“冬虫夏草不含虫草素”的信息披露给媒体的研究人员,而且是一位院士带头发难,行业的“心态”可见一斑。 在诸多深层问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夸大、虚假宣传”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那一部分。此时,又想起本人很尊重一位医学专家说的话:保健食品和科学基本没关系,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市场行为”。 (原标题:20年了,为什么保健品虚假宣传治不好?)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