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牌是文化的沉淀 中国的酒店管理目前尚缺乏创新精神和本土特色,在品牌建设方面进展不大,难以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世界上真正出名的酒店永远属于那些原创型的本土品牌,本土品牌有自己天然的文化特色的优势,因为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中国在海外最受欢迎的音乐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是《西厢记》;最受欢迎的产品肯定也是具有浓厚本土色彩的品牌。只有将中国传统文明与现代化的舒适巧妙地结合起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才能提高中国酒店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品牌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文化的提炼,因此,我们要重视品牌研究和文化特色的研究,重视本土品牌的培育,争取有更多本土品牌的知名企业崛起于世界企业之林。 四、核心资源和竞争力能够共享的相关多元化是底线 从现状看,中国旅游业、酒店业的国有控股公司都是多元化的。全球的酒店集团都是专业化经营的,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实行多品牌战略。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多元化经营在西方曾经风行一时,80年代开始,多数企业又回到专业化的道路上,然而,也恰恰在这个时候,我国有许多企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企业的多元化浪潮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失败率高达90%。全球《财富》500强的淘汰率20世纪70年代为32%、80年代为47%、90年代为54%,许多实行多元化原则的企业纷纷后退,排名前10位中,仅通用电气是多元化经营的。 五、寺庙的连锁榜样 佛门香火久经不衰必有其从内容到形式的长处。 佛门其实是连锁形式的先驱。你在任何地方看到的佛寺都是大致统一的形象,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你领悟的感觉也大致相同,佛寺的软、硬件撇开档次的差别也都是尽可能一致的。 在悠久的年代,没有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行官,没有地区经理,也没有管理手册,从高山到天涯到海角的佛门高度统一不是奇迹吗? 因此,东方掌握连锁的概念和形式不比西方晚,东方贯彻连锁原则的能力也不比西方差。 佛门的管理看来也是斤斤有条的,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互不越位、各司其职。 佛门在统一中也有个性、有流派。 佛门的品牌和识别系统是非常成功的,很远就一目了然。 佛门在顾客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方面也做得不错,香客投诉不大听到,和尚被辞退或炒方丈鱿鱼也不多见。当然,如鲁智深那样的叛逆者、或者当代害群之马另当别论。▲ (原标题:赵焕焱:酒店集团的强大是核心竞争力的连锁化) 责编:米朵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