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3月13日讯】(华商韬略)无视道德底线和商业规律,一切反思都是假反思。 文/华商韬略 孔令娟 女人要美容减肥,男人要肌肉塑形;年轻人要保卫发际、中年人要分解油腻、老年人要消除恐惧……有魔性的保健品生生不息。 【1】 1988年,两家南方小厂掀起中国保健品第一轮营销浪潮。 世人信奉权威,他们就找来权威。 杭州当地知名媒体发表了一篇采访营养专家的新闻稿,称我国3亿多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随后,“全面促进儿童食欲”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广告便扑面而来。 据说,当时娃哈哈账号中只有10多万元,宗庆后将其全部投进了公关策划和广告宣传。 太阳神则通过奖项权威建立美誉。如今,保健品评比已经取消,不过当年生物健口服液一举荣获“中国运动营养金奖”的新闻,登上过各地报刊。 怀汉新的另一优势是处在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心思灵活的他在接触到被日本人发扬光大的C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时,就直觉地意识到它的价值。 所以,太阳神成为中国第一个系统化引进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现代企业:象征太阳的圆形和太阳神英文首写字母A字的三角形组合,简洁又鲜明。 在简陋粗鄙的国产品牌中,太阳神成了“高大上”,喝生物健口服液成了最时髦的事。1992年,太阳神营业额达到13亿元,市场占有率63%,这是迄今为止无可超越的纪录。 太阳神和娃哈哈的成功让中国企业看到了广告营销的魔力。 急功近利者却只看到了广告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