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9月21日讯】(信息时报)近期,传销事件频上热点头条,这让向来低调的直销企业再度进入群众视野。传销猖獗,在一定程度上让直销行业受到牵连(详见本报8月17日B14~B15《传销披上互联网“马甲”大行其道,直销业躺着中枪?》)。作为传统的销售模式之一,直销企业该如何为自己正名?日前,本报记者围绕“追溯直销本源 共建行业美誉”的主题向直销学者、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业内人士取经,希望借此机会对传销与直销的本质进行呈现,挖掘直销行业幕后的产业链价值,塑造直销的整体形象,重塑行业美誉度。 传销组织猖獗 直销企业无辜“躺枪” 近期,传销活动猖獗。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催生出不少打着“微商、电商、互联金融消费返利”等幌子的传销模式,让传销有向年轻化、高学历化渗透的趋势,善心汇、中国人际网、一川公司、蝶贝蕾等传销组织也陆续曝光在公众面前。 为此,从8月15日起,国家工商总局、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传销活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传销行为。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传销的打击力度,但由于公众对传销和直销二者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分不清非法传销和合法直销本质上的区别,往往将传销和直销上划上等号,这让不少拥有直销牌照、以销售产品为导向的直销企业“躺枪“。 为何直销与传销总会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呢?归根结底,就是公众对于直销行业的认识不够清晰。对此,作为华南地区的主流媒体《信息时报》把目光聚焦至直销行业,紧跟热点。为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传销的危害,已在8月17日和24日连续两期以三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传销披上互联网“马甲”大行其道,直销业躺着中枪?》及《网络传销套路深 擦亮双眼别当真》。 日前,记者围绕“追溯直销本源 共建行业美誉”的主题,向直销学者、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业内人士取经,无限极、安利、完美、中脉、康宝莱、天狮、康美、三生、太阳神、东阿阿胶、康力、卫康、德家等多家直销企业纷纷发声,以此传播直销企业正能量与塑造直销的整体形象。 摆脱消极影响 直企“打铁还需自身硬” 对于直销企业来说,要摆脱传销带来的消极影响,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把产品做好。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黄英姿就告诉记者,直销企业进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无论是直销队伍中的“老人家”或是“新面孔”,都不应忘记加入直销行业的初衷。 “我们做直销的初衷有两个:一是为了节约渠道成本,让利消费者;二是为平凡人提供创业机会。”黄英姿表示,然而直销在中国市场走过了二十多年,实际情况却“沦落”到连微商、电商、互联金融等经营模式都在回避直销的名号,因为很多直销商过于急功近利,形象过于松散,这无形中也对直销企业的形象造成极大影响,“初心”因此显得难能可贵。 直销行业该去哪里找回初心呢?黄英姿认为,以产品为导向才是直销企业生存的根本。“虽然保健品、护肤品、小家电等六大类产品均可以走直销渠道,但我认为企业并没有必要把六大类产品全覆盖。不过,企业一定要有可以立足生存的拳头产品并将其发扬光大。”黄英姿说,“直销行业的‘销’机制是一个共享机制,即直销公司会与消费者或直销商共享利益,而直销企业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直销商,他们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在圈内。如果直销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够好,将难以吸引到圈外人前来购买,这对于直销企业开拓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影响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