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2月31日讯】(上海证券报)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旷古绵长。 当现代医学在微观世界越走越深时,越来越多的中药人开始思考,中医药现代化向何处去?越来越多的中药企业也开始思考,怎样去继续前行? 创新——以岭药业(002603)总经理吴相君给出了答案。当前,以岭药业人正在努力不断进行着中医药领域的学术创新与新模式转化,以期打通中医药现代化的“经络”。 系统构建脉络学说 “中医学有经和络之分,经是人体中运行气血的主干,络是从主干分流而出的分支,如同灌溉田间的沟渠。”吴相君告诉记者,中国历代医家重经轻络,中医典籍中对络仅有零散的介绍。从40年前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以岭药业董事长)就致力于中医络病理论研究,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系统构建了指导心脑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学说。 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吴以岭已经完成了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和“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项目的验收专家组对此研究评价称:“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脉络学说在指导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揭示了通络改善微血管血流灌注、保护组织细胞、改善脏器功能是治疗心脑血管病共性机制,治疗微血管病变核心机制是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首次形成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新理论,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 “实际上,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产生;从中医典籍中焕发新生的青蒿素,到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第一动力。 脉络学说指导了临床心血管病科建设和发展,理论创新又促进了国内外学术合作,以岭药业先后建立了南山-以岭肺络联合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以岭联合研究中心、英国卡迪夫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都在不断推动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在脉络学说基础上提出来的“络病诊疗方法”,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脉络学说创新,促进了以岭药业创新药物的研发,10个国家专利新药顺利上市。据吴相君介绍,在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制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经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证实,可分别治疗心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疾病。因其疗效确切,还被列入相关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大学教材。与此同时,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7种药物均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此外,以岭药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中药还有10余个,临床前在研品种20余个,形成了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系列专利药物集群。 吴相君认为,创业之初,以岭药业就确定了“继承创新,造福人类”的企业宗旨。创新,是支撑以岭27年发展的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