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12月27日讯】(北京商报)信用债违约频繁触动市场神经,为了防范化解风险,监管措施正加速到位。12月24日,在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相关案件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透露,央行、发改委、证监会联合起草的《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将很快印发。同时会议重点提出了加强市场化违约债权转让、加快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等法治建设发展方向也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信用债违约处置规定将出 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单位在京召开了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相关案件座谈会”,就加强债券市场法治建设提出要求。 在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之下,如何进行规范处置已经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为此,座谈会也重点对违约债权转让、处置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规划和探讨。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要不断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协调地方政府形成合力,支持市场机构综合运用债务重组、破产重整的方式,加强市场化的违约债权转让,化解存量风险。 从处置措施上看,刘国强提出,要构建多层次的违约纠纷化解机制,继续丰富市场化处置方式,健全组织配套制度,完善企业债券交易机制。他强调,当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需要基本匹配,现阶段要优化融资结构,增加直接融资比重,需要加快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推动市场出清,维护市场秩序,发挥债券市场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中的作用。 此外,刘国强还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升债券违约处置机制的市场化、法治化水平。他透露,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联合起草的《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将会很快印发。 除了加快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外,会议还提出了接下来债券市场法治建设几大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推动出台私募基金管理条例,配合多项司法条例的修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改善债券市场发展环境;畅通法治化渠道,加快处置债券风险;着力解决债券发行交易的制度性缺陷;依法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畅通债券投资者司法救济渠道,降低投资者诉讼维权成本;债券违约处置要注重公平原则等。 年内已有176只债券违约 近年来,我国债市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接近100万亿元,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规模超过20万亿元,居于全球第二位。但在巨量规模之下,信用风险常态化已成为债券市场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受市场环境和公司调整等多方因素影响,近年我国债券违约事件屡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