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4月28日讯】(庶正康讯)上周,“湘潭警方侦破滥用西地那非制作保健品过亿元”的新闻引发了新一轮对保健品的舆论鞭挞,无奈历数近年来破获的保健食品案件最多的就是非法添加。2012年食药总局重拳“打四非”之后,非法添加不仅屡禁不止、甚至越打越多成为重大安全隐患。 非法添加屡禁不止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产业发展滞后于迫切的消费需求,消费者饥不择食听信虚假宣传;二是监管力量不足!民间有句谚语说: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钱有人敢赚。非法添加可图暴利却没有“杀头”的风险,因此铤而走险者大有人在。 杜绝添加“伟哥”的犯罪行为须标本兼治,治本的方法是借助政策手段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依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力量从根上解决。治标的方法恐怕只有从“消灭需求”入手,即教育消费者认知到——保健品不具备壮阳作用,这应当由政府严肃地发出警示。 最近读胡颖廉老师的文章学习到了一组新的概念:发达国家在近百年食品安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从监管到治理的范式转变;食品安全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监管,必须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共治的作用;政府监管的本质是市场的补充而非替代。推荐阅读—下: 胡颖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治理经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在近百年食品安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从监管到治理的范式转变。监管是政府依据规则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的单向引导和限制,治理则更加强调多元主体、平等关系和灵活手段,其经验对于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激发企业尚德守法的内生动力 在古代农业社会,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在“熟人社会”中面对面地进行,是一种基于买卖双方相互信任的人身关系。大工业和城市化改变了传统食品行业的结构和方式,食品生产经营逐步转变成一种基于商业消费的契约关系。由于缺乏人格约束,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难免滞后于市场急剧扩张,食品安全的内在风险增大。在经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后,发达国家普遍意识到不能简单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套用到食品领域,必须强调食品的人文和社会属性,让食品从业者回归道德本色,使其发自内心地意识到尚德守法才是本分。 道德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有实实在在的市场机制作为保障。例如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上世纪70年代,社区支持农业在瑞士兴起,目前已风靡全球。该模式的特征是在农户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稳定供需协议,农产品直接由农场送货上门,省去物流、仓储、超市等中间环节。其结果是供需双方重新回到面对面的状态,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升互信,倒逼从业者提升道德水平。与之相似的是,日本和法国从产业政策角度支持中小食品企业和特色有机食品发展,扭转大工业带来的食品产业“去人格化”特征。 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是守住食品企业道德底线的另一项长效机制。发达国家纷纷完善信用记录制度,细化诚信评价准则,建立问题信息披露和守信激励制度,健全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完善的诚信体系带来“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结果,一些国家甚至出现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人自杀的极端情况。2004年6月13日,韩国景象食品公司总经理申某,因公司用极不卫生的下脚料制作劣质饺子的丑闻曝光,不堪压力,爬上汉城龙山区盘浦大桥投江自杀谢罪。2006年9月12日,德国布鲁纳肉品批发公司老板乔治·卡尔·布鲁纳,因涉嫌贩卖120吨过期腐肉,在家中畏罪自杀。这些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发达国家食品企业对尚德守法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