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8月2日讯】(直销道道网)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自此“工匠精神”开始受到追捧,日臻完美的细节、精益求精的质量成为各个企业追求的经营策略。 然而,直销走到今天,大部分企业也才开始真正意识到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才是制胜的秘笈。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不断地蜕变逐渐发展到了今天专注于精耕细耘,一改最初的粗糙式经营模式。 那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直销企业具体经历了哪些变革?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未来又该如何更好地推动直销行业向前发展? 对此,道道舆情监控室联合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通过对直销行业过往历程研究,从中一窥直销企业在过去的经营是“粗”在何处,如今的经营转向怎样的方式?未来则又会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希望能够以此为直销企业在决策方面以及行业未来长远、稳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引导整个直销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备注:本研究报告分为过去篇、现在篇和未来篇。过去篇主要讲述从商务部开始承认直销,颁发出第一张直销经营许可证到2013年前,直销企业粗糙式经营的具体表现;现在篇陈述自2013年后直销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未来篇则对直销的未来走势做出了预测,为直销企业的未来发展给出了建议。) 过去篇:企业粗糙式经营方式的表现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直销在中国经历了萌芽、混乱、被一刀切到转型,再到立法、整顿......渡过了漫长的多个阶段,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直销监管的不够全面,使得直销企业在经营策略、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呈现出不规范、粗糙的特点。总的来看,这些粗糙式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违规甚至是以传销的模式运营 1、没拿牌就开始运作市场 没有拿到直销牌照的企业,是不被允许开展直销业务的。但在业内有试运营的说法,特别是对于一些准直销企业,虽然试运营能够起到一定市场预热的作用,但一旦被指违规,将严重影响申牌工作。道道舆情监控室了解到,早先华北地区的一家企业,已经具备了申牌的硬实力要求。但是,由于该企业市场管理不严,在递交了申牌材料等待审核的时间内,公司的经销商团队在市场上宣称“企业已经得到批复,即将获牌”,吸引大批人加入。商务部联合其他监管部门根据群众举报,依法查处了该企业,申牌化为泡影。 2、拿牌后直销运作违规甚至涉嫌传销 企业拿牌后违规运作直销集中表现在企业在超出商务部批准的直销产品、直销区域范围之外进行直销。像2012年5月,怀集工商部门在对全县销售日用化妆品的商店进行全面清查时,发现15家“日用品”商店里,都单一的以销售“日用品”名义办理工商登记,但实际全是太阳神、美罗等直销企业的产品。最后怀集县工商局虽未定论太阳神、美罗等日用品店铺经营是否为传销,但是依法查封了这些经营场所。这些企业在怀集县发展直销员,开展直销业务亦被视为违规。 再比如2009年6月,雅芳因涉嫌传销被哈市工商局南岗分局介入调查。此案历经八个多月的调查、取证,最终以“违规直销案”定性,但在行业内直销企业涉嫌传销的消息一直都屡有被曝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