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会议还强调,各地要坚持公开透明发布信息,不允许为了追求病例零报告而瞒报漏报,这既有利于引导公众做好防护,也有利于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传染概率仍无法确定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零散的无症状感染者,并由此传染给他人,但具体发生概率目前仍无法确定。”3月31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发布会上,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福杰表示。 张福杰介绍称,一般来说,与当地疫情的严重度有关系,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无症状感染者存在概率会高于疫情相对缓和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新冠肺炎的最长潜伏期为14天,仅凭一次检测阳性时的身体状态是不能归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张福杰表示,据观察,一些核酸检测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会随着时间而陆续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肺部也能观察到影像改变。目前地坛医院收治的确诊病例,以及报刊上发表的文献和相关数据显示,90%的确诊病例有发烧症状,但不是100%,咳嗽是干咳,无痰或少痰,其他表现是疲倦等,有些人症状几日内消失。 3月25日刊发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的《1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的临床特点分析》,对武汉儿童医院115例儿童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特点分析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达到53%。 另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一篇针对157例确诊病例开展的调查显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6.3%,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4.11%,两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答问》也表示,根据国家和部分省份开展的密切接触者监测数据,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个别由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样本量的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 综合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部分专家认为,鉴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能检出病原核酸,但由于无咳嗽、打喷嚏等临床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较确诊病例相对少一些。 着重于及时发现隔离 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无症状感染者存在着传播风险。 具体来说,一是传播的隐匿性。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其在人群中难以被发现,其导致的传播也难以预防。二是症状的主观性。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认为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难以被发现。三是发现的局限性。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采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通过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感染来源调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对高风险地区人员的主动检测发现的,尚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被发现。 “由于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始终无症状,实际防控工作中无法将发现和隔离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主导措施。因此我们仍将继续着重于及时发现隔离确诊患者,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我国经验表明,做好确诊病例的及时发现和隔离,并适度采取减少人际接触等措施,可以基本阻断疫情传播。”国家卫健委方面表示。 目前,河南、浙江等出现无症状感染者病例的省份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对北京而言,张福杰表示,目前北京市对无症状感染者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以及所有入境人员进行健康筛查和隔离医学观察,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及时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一经发现即纳入临床观察和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诊。“无症状感染者出院标准按照确诊病例,即连续两次间隔至少24小时进行核酸检测为阴性。出院后两周复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才可结束隔离回家休息。” 对于公众的个人防护,国家卫健委提醒,要加强自我保护和健康文明意识,强化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讲究手卫生、一米线、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分餐制、生病时减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科学戴口罩等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如个人核酸检测阳性后不必恐慌,要主动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健康监测和隔离医学观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及时报告,接受医疗机构规范诊治。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汤艺甜 肖涌刚 (原标题:1541例无症状感染者接受医学观察) 责编:小美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