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将往何处去?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消费升级后,全民养生保健热的又一次兴起,营养保健品行业,再次迎来新的机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850亿元,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了2000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2376亿元,同比增长7.9%。进入201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57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4%。 来自资本市场的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共有149家企业从事医疗保健业务,行业板块总市值为9630.73亿元。 而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8年,在全球保健品市场中,美国和中国其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718亿美元和402亿美元,排名第一和第二名。 但从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水平来看,2018年中国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为30美元,仅为同期美国的1/7左右。 从这个维度衡量,中国保健品市场最近3-5年起码还有超过2000亿元的市场增量,人均1000元以上的增长。 但相比这些数据上的乐观,真实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其实充满着夸大,蛊惑和疯狂。
像今年年初,一篇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不仅让庞大的权健帝国轰然倒塌,也让整个保健行业的营销乱象浮出水面。 正如营销专家刘润评价的,中国的保健品行业,与欧洲的奢侈品行业非常类似,因为中国保健品,本质也是建立在根深蒂固由来已久的古怪传说和中国神话上:找到一颗灵丹妙药,吞下去,就能多增加20年的内力。从古至今,无数武侠小说写遍了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深信不疑;寻得一株千年雪莲,吃下去,就能浑身神清气爽,重焕青春,保持跨越千年的不老童颜。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加持,在美国50元人民币300粒的帮助睡眠的褪黑素,拿10粒加进著名的脑白金,就能卖到一盒300元。 所以,保健品行业在国外,就是营养补充剂,消费者更注重实际作用和功效。而在中国恰恰相反,对于消费者来说,保健品的实际功效可以往后放,更在意心理感受,我就是相信,别拦我,我就是信。 就像刘润说的“只要在200年内,中国人还对吃灵芝,吃冬虫夏草,吃人参的基本信仰没有改变,那保健品就能一直活下去,超出良心的疯狂金额,就是我们为文化支付的溢价。” 尾 声 今年起,权健事件,让中国保健品行业又一次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 对于山东3000家保健品企业来说,这既是行业整顿洗牌的危机,也是又一次崛起复兴的机会。 是重蹈权健湮灭的覆辙,还是如三株一样始终在争议中起伏,或是像西王食品,尝试接轨国际,资本化运作。 在品质诚心和营销野心的权衡取舍之间,中国的保健品行业,山东的保健品企业,又会走出怎样的发展轨迹呢? (原标题:从三株说起,山东保健品业风云激荡25年) 责任编辑:蓝莓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以下微信公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