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天士力的发展,杨德燕说,天士力的产业规模发展很快,从当初的几千万到如今的200多亿。为满足这样的产业需求,闫希军主席多次要求我们,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不断创新,用一流的技术装备生产一流的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是天士力的拳头产品,产值从最初的几千万到几个亿,再到如今的近30亿元,目前能够达到这样产业规模的中药产品几乎没有,为此在生产设备上必须立足自主创新。 如果说10年前,天士力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滴丸机在国内首屈一指,那么10年后的今天,他们推出的第五代滴丸机则令国人骄傲。第五代滴丸机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唯一的高速滴丸剂型的系统生产设备,是天士力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开发成功的,其滴速达到了150滴/秒,较目前普遍达到的1滴/秒的滴速,提高了150倍,与此同时,这套设备还大大减少了滴丸生产中使用的辅料,提高了滴丸剂型的载药量,实现了滴丸微粒化。2013年,天士力将科技大奖980万元给了这个科研团队。 孙小兵是第五代滴丸机研发团队负责人,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天津大学,1999年来到天士力。他参与了第四代滴丸机的研制,第五代滴丸机研制工作则由他主持。 提起第五代滴丸机的研制过程,孙小兵说,起初他们是看到一篇有关核材料成型技术的报道。从这篇报道中得到启发,认为这项技术有可能在天士力的滴丸设备改造中发挥作用。为此他们在内部设立了一个课题,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一些实验,准备作为一项技术储备,待日后派上用场。就在这时闫希军找到他说,根据美国人的吃药习惯,最好将滴丸做成微粒装进胶囊中,与此同时还要考虑,颗粒做小的同时辅料的残留不能增加还要减少。孙小兵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传统的滴丸方法肯定不行。他想起了正在进行的那个内部课题,随后向闫希军做了汇报。闫希军听后非常高兴,当即提出,按照这样的思路尽快研制出一套设备,实现这样的目标。 面对新的任务,孙小兵起初心里并没有底,用在核材料上的成型技术能行吗?滴速如何?如何进行冷凝?怎样减少辅料?一系列技术问题在孙小兵脑海中盘旋。 “生产上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任务,不管问题有多少。”孙小兵决定带领他的团队试一试、闯一闯。 一次次论证,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他们采用核成型技术解决了滴丸微粒化问题。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滴丸冷凝?他们利用了特殊的技术和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一个个超越传统滴丸机原理的大胆试验在第五代滴丸机研制中得到验证。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突破,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了闫希军的称赞。从技术方法到技术路线,再到工艺参数,孙小兵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彻底颠覆了传统滴丸机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滴丸机的一次革命。目前,第五代滴丸机已经成功地运用到复方丹参滴丸的国际化项目及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滴丸微粒化和基本无辅料残留的要求。 孙小兵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人员,如今已经挑起了天士力技术装备板块的大梁,成为天士力控股集团总工程师兼发泰天津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发泰公司作为天士力控股集团的子公司,不但肩负着天士力控股集团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开发,而且还面向社会服务。 孙小兵说,根据生产需要不断进行技术装备升级更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几年来天士力通过发泰公司研制和开发的技术装备费用就高达30亿元。 数字化揭开中药配伍组分的奥秘 我国的中药博大精深,沉积了先祖几千年的经验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如何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挖掘这一宝库?怎样从整体水平上解读中药的奥秘?又当如何从中进行新药创制?以张伯礼院士为首的科学家们提出了组分中药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新药创制的一条路径,并希望依此实现中药与国际的对接。 在复方丹参滴丸闯关美国FDA进程中,闫希军也深深地体会到组分中药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他要率先行动,做组分中药研发的先行者。他果敢地提出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组分中药库,从分子水平上弄清中药材的有效组分,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系统和模型,为现代中药的创制做些基础性的工作。没有钱天士力拿,没有存放的场地和设备天士力出。他组织人力物力,与大学、科研单位合作,开始筹建世界第一个中药组分库。 组分中药一改传统中药的研制方法,将中药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组分中药的研究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要经过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分离提纯出药材的有效组分,并确定出有效组分的分子构成,然后通过对组分的药效学研究,确定出各个组分药物的功效,根据不同功效,对药物组分进行科学的配伍,进而创制出更加有效的新药。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有人说,这是中药创制的一场革命。然而要真正实现这样的构想,还要从建设最基础的组分中药库开始。2008年天士力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和浙江大学合作,率先组建了国内首家以中药数字化分析及中药配伍组分研究为特色的研究机构和数字化组分中药库,着手建设立足于现代科技创新,以组分中药为主导的组分中药产业化开发技术平台和先进制造平台。 |